10月10日,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是党员干部责任、本领的重要体现,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充满了机遇与变化。年轻干部肩负着促进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是奔涌向前的“后浪”,要主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七个能力要求,尽力尽快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争做新时代主动担当的实干家,汇聚成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巨浪”。
主动担当作为,要培养浓厚的家国情怀,在纷繁复杂中坚守初心。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60多岁的习近平总书记,连站3个半小时,向大会作报告,每一句话,每一段话,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对民间的疾苦,跃然纸上、情真意切,这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个没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的人,人生的道路不可能宽阔。我们必须要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与党、与民族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扎实地去工作、去发展,去为更多人民谋福利。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困难多、诱惑也多,精神易懈怠、理想信念易滑坡。基层的年轻干部在这个“大熔炉”中要坚定理想信念,以宽广的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大志向,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把部门工作放在全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主动担当作为,要激发持久的学习热情,在时代变革中磨砺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更要有成事的大本领。而常学常新、常学常用是克服“本领恐慌”的重要法宝。特别是年轻干部,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干力量,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浪潮中,必须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始终保持勤奋学习的状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学通、学透,在理论联系实践中铸就过硬本领,用新观念、新方法、新思想去看问题、做决策、推工作。基层是年轻人才的练兵场和磨刀石。基层的年轻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一线调研,摸透村情民意,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围绕群众最关注的、最迫切的问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提高提高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突的能力,更得心应手地应对征迁扫尾、信访维稳等复杂工作。
主动担当作为,要涵养坚定执着的信念,在逆境险阻中攻坚克难。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没有定力,没有坚持,没有大家齐心协力的担当作为,一切都会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加上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打击,任务的深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强化使命引领,把执着当作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积尺寸之功成长久之利, 多一份慢下来的耐心和沉下来的坚定,一捶接着一捶敲,做到遇责不推、遇事不躲、遇难不怯。切实将信念放在心上里,将责任扛在肩上,将工作抓在手中,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魄力,锲而不舍的干劲,切实将苦干实干精神融入到具体行动中,在“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中练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真本事、硬本领,打好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重特大风险防范化解等“攻坚战役”,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黄佳玲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龙湖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