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认真通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特别是结合工作职责,重点学习了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下面,我就所学所思所悟,结合自身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规律,具有明确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指向要求,为我们切实做好基层组织工作指明方向。
99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与党始终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做好抓基层强基础的工作是分不开的。我们基层党组织要在提升组织体系自身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统筹落实等方面着力用劲,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要强化村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强化村两委的能力素质;要推动村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带领群众共同富裕;要规范化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抓紧抓实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把党的基层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落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提升农村治理水平,探索创新优化基层治理路径,首先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基层治理中,党的领导不能缺失、不可替代,要充分发挥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功能,强化党员示范和引领作用。其次要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能力,推动资源力量下沉,以“网格化”模式有机统合基层群众的痛点和治理的难点,按照精细、精确、精益的原则,不断优化基层治理的理念、机制、手段和技术。最后要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到乡村发展治理上来。如结合当地习俗特点,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调解委员会等,补齐农村发展治理短板,共建共治共享。
三是扎根基层体察民情,实现人生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这是因为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血脉在基层、源泉在基层,只有深入基层体验民情,才能与摸清摸透实际情况,同基层群众建立深厚感情,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
我们基层干部要始终抱持信念感,以钉钉子的精神投身党的事业,要敢于直面困难与挑战,笃行实践,在基层繁重、复杂的工作,培养敏锐的分辨力和判断力,做到“扎根基层低起点,思想进步高站位”。同时要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工作能力,汲取群众智慧,消除经验盲区,把将自我价值追求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姑田镇人民政府 吴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