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这一阶段,是他们长大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他们心智逐渐健全的时期。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亲人、学校、社会的耐心引导和栽培。因此不仅要教给他们丰富的知识,更要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思政课在此间发挥的作用巨大。
思政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基本的理论知识、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在将内在将知识转化为外在行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一、联系社会实际。思政课是与社会生活关联程度非常高的一门课程,离开了社会生活,思政课必然会失去应有的生机活力。因此,思政课要根据我们国家的历史方向和社会矛盾的变化来调整内容,用正在发生的热点事件以及一些重大民生问题来更新、充实思政课。让思政课不在晦涩难懂,变得更加有趣、接地气。
二、联系学生实际。由于每个人的出身、知识、阅历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差异是存在的,所以在理论联系实际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联系他们的思想实际,帮助他们正确地进行认识、理解和选择。
三、联系国际环境实际。世界在繁荣进步的同时,还存在着许许多多问题,像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恐怖活动等等,其中在国际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并相互较量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利用经济贸易来进行和平演变,加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所以要联系国际环境,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和认识国际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
理论联系实际贯穿于思政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决定着思政课的教学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学生、国际环境的实际,将其与课本的理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达到知识、能力和行为的统一。(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岩山镇人民政府 刘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