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组织成为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我们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历史任务,取得一件又一件的辉煌成就,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使全党始终保持先进思想、坚定意志。我们党要永葆活力的“形”,就一定要铸好全体党员的“魂”,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党员“铸魂”,一要加强理论武装。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工作。要强调和注重要依托“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并与之结合,建立健全党员理论思想动态管理机制。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在各项行政、党建工作中要提高思想站位,多讲理论、用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能力;要加强基层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的理论水平,定期向基层党支部送材料、送党课,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同时要规范支部会议,保障党员学习时长,及时检验学习成果,共同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
为党员“铸魂”,二要落实思想动态管理。总结近年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经验,建立健全改进思想作风的动态管理机制关键是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真正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谈心谈话落到实处,多交流多了解,及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要将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有力武器运用起来,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促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和庸俗化,党内生活要有实质性的内容,从而使党员干部在党内生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问题,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为党员“铸魂”,三要实现价值引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要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确立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中以德为先的风向标,有力推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导向引领机制的建立健全,真正让那些党和人民干部需要的好党员好干部受到褒奖、得到重用,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提高素质、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坚决让那些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的党员干部没有机会,让那些作风漂浮、做表面文章的党员干部没有位子,使不敢担当、碌碌无为的党员干部没有市场,为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搭建展示才华的广阔平台。(柳晓晨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