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于9月8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迅速弥漫整个中国,全国各省迅速作出了应急反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控制疫情的发展。在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可能都有着这样的人,他们或许岌岌无名,或许在生活中扮演着普通的角色,或许有着普通的打扮,过着简单的生活;但是,但在疫情或战争爆发时,他们挺身而出,奋斗在危险的一线,在平凡之中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伟大,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首先要涵养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政治抱负,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这种家国情怀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在抗击疫情中,爱国主义成为凝聚力量的鲜明标识。作为干部队伍中最具活力、最富激情的群体,青年干部理应志存高远,带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放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考虑,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把本能追求的个人进步、生活幸福等“小”理想,统一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等新时代需要的“大”志向上来,涵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气度,始终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将自己的成长进步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坚定的家国情怀来推进和实现自我人生目标。唯有如此,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这些为抗“疫”在一线默默奋斗的工作者们,在家里老人孩子生病需要照顾时,他们毅然坚持上岗服务,我听到了他们忠孝不能两全的无悔;在阖家团聚时,他们孤独前行,我看到了他们寒夜中瑟瑟发抖的坚强。他们也想陪伴亲人,但为了以后更多的人能自由地走上街头,他们选择了奉献与坚守。“疫情不退,我们不撤”是他们共同的信念。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将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对自己该做的事尽心尽力,学习他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关键时刻冲在前,危急时刻豁出去,始终保持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一切的决心;学习他们舍身忘我、矢志奉献的崇高境界,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幸福生活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时代新人的价值追求;学习他们坚守初心使命、永远奋斗的优秀品格,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个细节。(龙岩市连城县财政局 罗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