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怎样才能把正确的思想灌输给青少年,让他们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的作用关键、不可替代。因此,必须把思政课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这篇大“文章”,为青少年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的路,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的路,关键是要让新思想成为校园的“主旋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拨节孕穗期”,必须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用正统的理念去栽培。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田园、精神的家园,既要抓好主业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明理解惑,也要落实主责,用党的科学理论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武装学生,帮助广大青少年在能力上紧跟时代步伐,在精神上健康成长。要用好铸魂育人的理论武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入手,加大宣传阐释,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科学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做到明其理信其道,守住学校这一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的路,核心是要让思政课成为校园的“流行曲”。思想政治教育是启迪思想、开阔视野、开发心智、塑造灵魂的创造性工作,其政治性、理论性相对较强。要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让思政课成为校园的“流行曲”,思政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自我修炼,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练就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师德情操、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做到信念坚定、言行一致,博古通今、兼知中外,为上好思政课修好内功。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把握好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模式,用好新媒体新技术,多用案例分析,采取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听得下去、听得进去、消化得了,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效果。
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的路,重点是要让思政课建设成为校园的“最强音”。当前,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影响了思政课建设和教学质量。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各级党组织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人、财、物上给予更大的保障,汇聚全党全社会支持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充分认清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提高思政教师职业认可度,让思政教师有更多成就感、尊严感、幸福感;要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各学校加大思政课建设力度,拓展思政教师队伍输送渠道和晋升通道,严格核定专职教师岗位,配齐建强思政专职教师队伍,用好本土特色思政教育资源,集中精力打造一批思政示范课程,培养一批思政理论名家,提高思政课程的知名度、美誉度,让支持思政课建设成为校园的“最强音”。
少年强则中国强。思政课是引导青少年立下鸿鹄志、勇作奋斗者的关键。我们必须把思政课办好办实,通过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把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培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诚践行者,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龙岩市长汀县委办公室 王小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