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在巩固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意识形态领域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是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主干课程。它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能够做到“思行善政”,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好坏我觉得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思行善政需以史为鉴。回顾过去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如今发展壮大,新中国70多年的风雨兼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改革开放到如今的国富民强,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时刻铭记历史,学会历史思维去思考问题,培养历史眼光规划未来,做到通晓党史、了解国史;在日常工作和实践中不断增强历史责任感、发展使命感、建设紧迫感,上好思政课,充实自己的内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我党革命先辈的遗志,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四个意识”,始终对党忠诚,更加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而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思行善政当知行合一。学懂弄通、活学活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就养成的良好传统,是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素质、增强执政本领的重要途径。在当今国际社会纷繁复杂的情况下,领导干部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才能紧跟上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浪潮,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共产党人新的重任。首先养成良好的思政课学习习惯和课程安排,要坚持不间断学习,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学;结合工作实际活学活用、才能卓有成效。其次要增强对优秀理论学习,重视在实践中学习,留意向有经验的群体学习,同时也要同国外优秀经验学习。再次要植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实自己,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紧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先进科学、文化、宪法等知识。最后既要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技术。思政课的学习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要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深入系统地学习;更不能浅尝辄止,浮在表面。
思行善政应尊师重教。从古至今但凡是强盛辉煌的民族,必定是尊敬师长、重视教育的民族,中华民族先民们很早就有着敬天法地、孝亲敬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被世人奉为圣人的孔子,也曾立于庙堂之上,但对他代代称颂的职业是教育,因而又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被炎黄子孙誉为“万世师表”。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导。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贤臣名将辈出,文人墨客荟萃,都与教师的辛勤付出息息相关。“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各国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各国角逐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是广大学生,教师队伍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党群工作者 叶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