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最需立志且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习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是新时代青少年的必修课。上好思政课,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要上好思政课,先强师资。“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播下人生第一粒精神种子。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人民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首先思政课教师自身政治理论要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其次要“以德育人”,要有传道情怀、仁爱情怀,把对国、对家、对教育的热爱与思政课融为一体,做有温度的教学;再次要有人格魅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要有学识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知行合一”,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要上好思政课,要不断创新。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照本宣科、应付差事,那“到课率”、“抬头率”势必大打折扣。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
要上好思政课,要坚持党的领导。上好思政课,关键在党。各级党委,特别是学校,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大学领导是教育者,但更应该是政治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开展好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等活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崇高的理想信念、新时代党的教育主张及新时代中国特色,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解决好推动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古人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久久为功,不断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人民政府 黄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