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深刻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一名基层党群工作者要认真学好“思政课”,努力在学懂弄通中坚定信念,在学深悟透中厚植为民情怀,在学思践行中增长干事创业本领,不断开拓进取,勇当时代“弄潮儿”。
学好“思政课”,在学懂弄通中坚定理想信念,做梦想的追逐者。“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然何为“信”,信,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坚信不移的想法,是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作为一名党群工作者不仅要清楚的明白什么是理想信念,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更应该明白要如何才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党群工作者要自觉将“思政课”当作自己人生“必修课”,把学好“思政课”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当做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努力在这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中,学习新思想、汲取新知识,真正在学懂弄通中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在温故知新中补足精神“养分”,强化责任担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奋勇向前的大无畏精神,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学好“思政课”,在学深悟透中厚植为民情怀,做初心的践行者。“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习总书记反复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时刻把人民群众摆放在心中最重要位置,始终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党群工作者要沉得下心、俯得下身,经常性、主动性的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扎根基层,耐心细致地听民声、取民意、疏民怨、解民忧;要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厚植为民情怀,不断深化“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增强知重负重的责任与担当,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自觉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学好“思政课”,在学思践行中增长干事本领,做时代的开拓者。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不是偶然,也并非一蹴而就,没有人一出生就是企业家,也没有人天生就是科学家,所有的成就与辉煌都源自他们一步一脚印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党群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精神,将自己置身于“思政课”这鼎“大熔炉”中,历经千锤百炼,成为一把能为祖国伟大事业“披荆斩棘”的利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在学深悟透中定位初心和使命的“精神坐标”;在学思践行中挺起责任与担当的“党性脊梁”;在知行合一、学用结合中成就干事创业真本领;在苦干实干、真抓实干中凝聚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磅礴力量。(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道党群工作者 王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