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它好比灯光,给黑暗中的行人照亮前行之路;好比指南针,给迷途的船只指引方向。思政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带来的影响是从内到外、潜移默化的。要将思政与青少年的教育紧密相连在一起,唯有“双管齐下”:一是建设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发挥“领头羊”作用;二是加强提升青少年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爱国情、强国志,成为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有用人才。
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奠定思政教育基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位好的思政课老师,他本身就有崇高的信仰,具备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知行合一,将高尚的品质与行动相结合,将思想教育体现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从小在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老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向标”,一位老师品行的好坏,直接影响这学生的素质和品德。因此,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要“精挑细选”,层层把关,将品德、素质作为选择的基本标准,为中小学生选择有“质量”的思政课老师,壮大壮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基础,让祖国的“花朵”赢在思政教育的起跑线上。
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铺好第一条路。“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对于引领青年发展,做好青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从小培养的,所以思想教育应该从小抓起,让真善美的种子从小在心里扎根。通过思政教育,让青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不良思潮,能够提升思想觉悟,爱国爱党爱人民,做一名有奉献精神的青年,为社会主义建设抛洒自己的青春热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政教师队伍的品质建设与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老师带好头,学生才能走正确的路。青年作为国家的希望,也要找准位置,提高自身的思想教育水平,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自律自强,爱国爱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走正确之路,提高自己的本领,为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上社村 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