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公路上暴走,表面来看是一个社会道德问题,但是深挖根源,其实是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问题,是老龄化社会后不可避免的的一个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比重的加大,老人的健身需求也是随之提升,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公共资源很紧缺,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高校中,供求关系失衡导致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引发这种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升。
一、加强管理处罚力度。政府试出台相应法规文件,减少噪音灯光污染,严格控制并监督场地使用情况,在落实过程中反思总结。尊重老人的美德固然重要,但是法律法规更重要,不论什么都不应该凌驾于法律之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公信力,才能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
二、拓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在新的场地规划中,统筹城市可利用空间与场馆,分区域分时段分空间开设健身区,多考虑“一地多用和一馆多用”,可以对老年人和其他运动场所之间进行协调,错开使用时间,合理分配公共基础资源,不仅让老年人有健身场所,更满足社会各阶层健身需求。
三、提高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水平。对老年人进行法制教育普及,比如占用公路进行运动不仅仅违反了法律,而且是对自己安全的不负责,他们的健身应该是在法律的限制内进行。年轻人需端正自己的态度,每个人都想有自己的生活,都想活的精彩,不要等到自己老了的时候才理解现在的老人,多给他们一点空间。而老年人更不能倚老卖老,广场是你们的更是大家的,降低些分贝,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打扰他人休息,做一个慈爱的老人。
四、大力宣传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舆论应给予正面引导,避免社会愁老现象。不能因为个别媒体的一时之言而导致社会对老年人的偏见,各大媒体要意识自己的责任,多一些对策,少一些指责,网友们也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谩骂和偏见。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习惯和生活,社会是一个大家庭,理解别人更要学会尊重他人。如何对待老年人就是如何对待我们社会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在迎合老人需求与维护社会公平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以期望达到真正的和谐社会。(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口镇党委政府 吴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