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之后,我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着深刻的印象。仔细阅读会发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三卷中,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贯穿全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从根本上说,党的理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理论,党的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路线,党的事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特别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政策,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体系。面对全国人民,无论是刚出生的婴儿,还是百余岁的老人,国家均没有放弃、没有遗漏,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了该理念,带领全国人民打赢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同时,各类临时政策的出台,也为在疫情中受到影响的行业提供了保障,帮助其渡过难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自古以来,人民百姓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人民拥护你,爱戴你,一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追求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湖北考察时说到:“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凡是为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办。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是直接对接人民群众的窗口,是最能听见人民群众心声的传话筒,做为基层工作人员更需要将群众放在心上,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倾听群众诉求,将思想放到群众中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融入到工作实践的始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用“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坚决贯彻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信念,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更是十三五规划迈向十四五规划、迈入新时期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信念,保持心态,不忘初心再出发,向党和国家更好的时代迈进。(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莒口镇莒口村党群工作者 黄凌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