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以“工匠精神”打造基层工作高质量底盘

2020-08-19 16:11:44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福建长汀的木匠爷爷李石水靠一辆会走的木制螳螂车的拉风视频在抖音走红,点击率达几千万人次,圈粉无数。19岁开始学木匠的他,走南闯北,敲敲打打几十年,回家含饴弄孙的同时,也没闲着,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制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的木制玩具,生动诠释了当代的“工匠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工匠大国,古有鲁班雕木成凰、庖丁解牛,今有华为的5G时代、国产大飞机C919的成功研发下线……这些都是工匠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彰显。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手艺人”才需要“工匠精神”,其实不然,“工匠精神”不仅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精益求精的理念,更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属于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的每一位工作者。身在一线的年轻干部也不例外,应该多一些“工匠精神”,方能走好新时代基层路,打造基层工作高质量底盘。

拒绝“浮躁”心态,多一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执著心。当今社会,“浮躁”已成为年轻人的标签,许多年轻干部戴着“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社会工作先进个人”等“优越光环”从学校来到基层,面对群众的“土”、环境的“破”、工作的“杂”、日子的“苦”,容易扭曲自己的进步观,染上“浮躁病”,在浅尝辄止、急功近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作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角色,年轻干部必须摒弃“浮躁”心态,认真学习各项政策方针,不断拓展业务知识,用“严”和“实”的两味真火冶炼自我、提升自我。以心无旁骛的专注、精益求精的韧劲,静下心、沉下气、俯下身,不厌其烦地将每一项事务做好、做细、做实,切实将“新鲜血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拒绝“守旧”心态,多一些“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打拼劲。年轻干部是准备开苞的花骨朵,是朝气与活力的“代言人”。然而纵观当下,不少年轻干部在基层的熔炉中不但未修成火眼金睛,反而变成温水中的青蛙,依赖于用“老方法”解决问题,沿“旧脚印”开展工作,不愿为自己“充电续航”,满足于“得过且过”,缺乏“不但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习总书记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年轻干部要拒绝做随波逐流的浮萍,敢于突破“老思维”,学习“新理念”,走出“舒适区”,不断以“青力量”汇聚“金点子”,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助推发展,在“革故鼎新、一往无前”中收获进步。

拒绝“走样”心态,多一些“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纪律感。“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对于刚从“象牙塔”毕业、迈入基层的年轻干部而言,基层的工作和生活就像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充满了无数的“0”和“X”。面临可能遇到的“喝两杯没事儿”“东西不贵重,和心意一并收下就行”等形形色色的诱惑,年轻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教训,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心态,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人生之舟的“压舱石”,无惧暴风骤雨、惊涛骇浪的侵袭,在基层工作这条大河中行稳致远,出落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年轻干部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在规矩和尺度的准绳下,将“执着、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挥洒在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上、乡村振兴的声声战鼓中去。为村民致富找“好路子”,为社会发展想“金点子”,切实把责任扛在肩,成为一线的业务“多面手”、群众“贴心人”。(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宣成乡人民政府 王芳)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