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才能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再次发出动员令。鉴此,不仅要正确理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更要“精耕细作”,坚持目标问题结果“三导向”相统一,践行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党的组织蓬勃发展,党的事业顺利推进。
充沛理论武装的“精髓养分”,打通践行新时代组织路线“中枢神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最重要的理论品格。在践行组织路线关键时刻,理论武装凝心聚魂是首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保持我们党蓬勃的生命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在及不我待的时期,新时代干部要向阳而矗,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踩准新时代组织路线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鼓点”,在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时可以赢得优势和未来;要多方位、多角度的汲取理论“养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要充沛知识的“精髓”,将实践的理性升华,把织密体系建设落到民生深处、难处和实处,实现党的建设工作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做推动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的“明白人”,作造福人民的“有心人”。
练就精悍干练的“过人本领”,疏通践行新时代组织路线“任督二脉”。“千秋基业,人才为先”,践行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练就“火眼金睛”本领,在选干部、用人才上,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坚决严把政治关、廉洁关、素质能力关,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为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选出好干部、好人才。练就“综合选育”本领,在干部人才能力提升上,要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等方面的培养,逐步健全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机制,实现数量规模、素质质量、结构优化实现“最大效能”,人才管理柔性化、人性化,确保选出来的干部人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要练就“思虑长远”的本领,在干部人才发展上,要用聚才的良方,大力发现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配备,实现“老中青”结合的梯次配备,做到科学搭配、优势互补、增强合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千方百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打通“任督二脉”。
精琢体系建设的“运行效能”,激活践行新时代组织路线“神经末梢”。“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千古年来,亘古不变的体系建设、制度建设,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到地方党委,再到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践行组织路线,组织体系建设是重点,他能更有力有效地畅通“最初一公里”“中间段”“最后一公里”。在其位谋,谋其政;在其岗,谋其责,作为抓实抓好抓准组织路线的新时代干部,要“精耕细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常态化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建强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加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教育培训等“基础素养”;要为党的健康“体魄”祛除“病虫”,重点解决“肠梗阻”“只喊口号不抓落实”“雷声大雨点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选择性落实”等由于工作体制机制、工作监督落实等方面出现“偏差”和“漏洞”;要进一步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织密建强组织体系“架构网”,全面落实百姓工程、惠民工程,让基层组织“硬核”起来,激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强堡垒和联系党中央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和“神经末梢”,做百姓的“落实人”。
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近百年的人民当家做主,这千秋基业,党的组织路线落到基层一线、落到民生细微处、落到群众心坎上,这需要畅通组织路线的两个“一公里”,需要9191.4万名党员的有效组织,468.1万个基层党组织坚持政治定力;更需要14亿人民的凝心聚力、前进正确方向;作为人民的子女,我们要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撸起心劲儿,大步向前,
发挥时代先锋,俯下身子、低下头颅,不误百姓之事,不做践行组织路线的“旁观者”,更不让党的政策在基层一线“走形变样”、“浮于形式”。 (青海省同仁市委组织部 柳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