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是党员干部的“紧箍咒”,更是新时代赶考路上的“护身符”。党员干部当以“徙木立信”的政治自觉锚定方向,以“刀刃向内”的革命勇气破除积弊,以“知行合一”的实践担当服务人民,让八项规定精神成为融入血脉的政治基因,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磅礴力量。唯有如此,方能以清正廉明之魂,铸就党和人民事业的千秋丰碑。
铸魂立根:深学细悟淬炼政治品格。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指南,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原则,将其作为政治必修课常抓不懈。要系统研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原原本本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从马克思主义立场中把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党性的锤炼。党员干部需以“韦编三绝”的韧劲,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通过“三会一课”、专题读书班等形式深化理解,划清纪律红线,明确行为边界。同时,需警惕“四风”隐形变异问题,以警示教育为镜鉴,常怀“如临深渊”的警觉,从思想根源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唯有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方能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淬火砺剑:刮骨疗毒锻造钢铁防线。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勇于“刀刃向内”,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自觉查摆问题、革除积弊。党员干部须对照“五对照八查摆”要求,从思想、行为、制度三个维度开展深度自查:一查是否心存侥幸、放松要求,二查是否脱离群众、作风漂浮,三查是否制度虚设、监督缺位。朱熹言“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整改落实要敢于动真碰硬,建立“三色管理”机制,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对突出问题挂牌督办,对严重问题提级处置,确保“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针对公务接待、会议活动等易发问题领域,需完善“无公函不报销”“年度计划审批”等制度,以《韩非子》“悬衡而知平”的刚性约束,织密防范“破窗效应”的制度笼子。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直面问题,以建章立制的智慧巩固成果,方能推动作风建设从治标向治本深化。
躬耕笃行:知行合一厚植为民情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服务人民、凝聚民心。党员干部须以“政者,正也”的担当,将作风建设转化为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从一顿饭、一杯酒、一次调研严起,以上率下带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以《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示范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实践中,需坚持“民呼我为”导向,把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干部“履职清单”,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践行“一线工作法”,破除“躺平”“佛系”心态,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劲头破解民生难题。同时,注重文化浸润,通过廉政教育、红色资源传承等培育崇廉尚俭的政治文化,如王阳明所言“破心中贼难”,唯有以文化人、以文养廉,方能从灵魂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根基。(汪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