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纠治推诿扯皮行为,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职责清单,明确岗位权责并公示,确保干部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构建全过程考核体系,引入群众评议与第三方评估,确保考核机制科学合理;强化思想教育,通过常态化教育培训强化公仆意识,鼓励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完善问责制度,对存在推诿扯皮行为的部门和个人严厉追责,对主动担当者落实绩效奖励;要推进基层减负,优化人财物资源配置,减轻基层负担,使其能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只有敢于动真格,以“严”字为纲,长期坚持严的基调、落细严的措施、厚植严的氛围,严肃执纪问责,才能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无差别”的怪圈,让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干部无法立足,让担当实干成为干部队伍的鲜明底色。
面对推诿扯皮行为,党员干部需从思想、行动、作风等层面发挥带头作用,以担当作为破除“避责心态”。要强化责任意识,认识到推诿本质是对职责的失职,坚决杜绝“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消极心态。要牢记初心使命,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把群众需求和工作任务放在首位,面对群众反映的难题,主动牵头协调解决,而非以“不归我管”“我不负责”为由推脱。要遵守组织纪律,对上级部署的任务,不搞“选择性执行”,不擅自推诿给同事或其他部门,遇到困难时,及时向上级汇报协调,而非消极应付。要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内组织生活中,对推诿扯皮现象敢于“红红脸、出出汗”,通过批评帮助同志认识问题,同时反思自身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形成互相监督、共同改进的氛围。要锤炼专业本领,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统筹协调、应急处突等能力,避免因“能力不足”导致的推诿。要树立担当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抓在手上”的执行力,带动队伍形成“真抓实干、主动担责”的良好风气,真正把好作风落到实处、弘扬在新时代。(薛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