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如“千线穿针”,社区干部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也是居民的“贴心管家”。“躺平摆烂”会消磨服务热情,唯有解锁“高效秘籍”,才能提升治理效能。
重塑初心,激活服务“源动力”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家长里短间尽显民生本色,长期的琐碎与重复容易滋生倦怠。因频繁调解矛盾陷入消极,直到成功化解一起宠物扰民纠纷,当事人的一句感谢,让他重燃工作热情。此后,他将被动应付转化为主动担当,激活服务群众的“源动力”。优化管理,打造工作“加速度”。社区工作繁杂,可通过多方法优化管理提升效率。依任务性质与居民需求划分优先级,并拆解复杂任务;建立“日回顾、周总结、月复盘”机制,持续改进工作流程,为社区工作注入“加速度”。
善用巧劲,解锁服务“新姿势”
社区矛盾调解是门“技术活”,“倾听-共情-协商”三步沟通法屡试不爽。面对停车位纠纷,社区干部先耐心倾听双方诉求,让居民释放情绪;再换位思考表达理解,拉近距离;最后引导共同协商,化解矛盾。
持续学习,练就服务“硬本领”
在社区治理面临新挑战的当下,社区干部需以持续学习锻造服务“硬本领”。积极对标先进社区,借鉴创新治理经验。唯有将学习融入日常,才能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我,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基层治理需要实干,社区干部应拒绝“躺平摆烂”,以初心为舵、方法为帆、创新为桨,绘就社区治理新画卷。(张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