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干部化身古风侠客在油菜花田舞剑,当乡镇干部套着笨重的熊猫服直播带货,当“最美村官”的短视频刷屏社交网络,这些事例表明,镇村干部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想通过短视频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无可厚非值得表扬。但当新鲜感过去,同质化的宣传手段难以持续吸引大家的关注,部分基层逐渐从真情流露走向刻意表演,从内容流向形式。
基层干部宣传家乡的初衷本是破除“酒香巷子深”的困境,当镜头对准的不再是田间地头的真实耕耘,当流量追逐的不再是农产品的品质内核,这样的代言就变成了悬浮的空中楼阁。
乡村振兴需要的不是昙花一现的网红效应,而是细水长流的品牌沉淀。与其让镇村干部挖空心思制造传播爆点,不如把精力放在培育特色产业、完善供应链、提升服务品质上。就像武夷山的茶农不会天天直播炒茶,但百年制茶工艺就是最好的代言;阳澄湖的蟹农不必装扮卡通形象,膏满黄肥的大闸蟹自会说话。
要警惕基层“花式”宣传走样。当流量退潮后,真正能留在消费者心中的,永远是那份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诚意。让宣传回归服务本质,让产品回归品质本位,乡村振兴方能行稳致远。(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