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社会资讯 > 正文

让清明新风拂去烟火尘埃

2025-04-08 17:17:07 | 来源: 中共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委组织部

当艾草香与杨柳絮在春风中交织,清明的脚步又悄然临近。这个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既是慎终追远的情感纽带,更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以绿色祭扫替代烟火缭绕,让文明新风取代陈规陋习,正成为新时代清明节最动人的注脚。

传统祭扫方式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着厚重的情感记忆,但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行为,不仅造成空气污染和资源浪费,更带来火灾隐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清明节期间因祭祀引发的火灾占全年森林火灾总数的30%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生态环境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警示。当我们在墓前堆砌金山银山时,是否想过这漫天烟灰可能遮蔽了子孙仰望星空的目光?

文明祭扫的新实践正在悄然改变传统样态。北京市民政局推出的“时空信箱”,让思念化作笔尖流淌的书信;上海公墓引入的二维码墓碑,使祭扫者通过手机即可完成献花、留言等仪式;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网上纪念馆,每年吸引超过百万人次在线献花。这些创新不仅保留了祭扫的核心内涵,更以科技手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

移风易俗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文明祭扫的政策引导,通过设立集中焚烧点、推广可降解祭品等措施,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选择;社区和志愿者组织可开展“鲜花换纸钱”等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文明理念;每个家庭更应从自身做起,用踏青植树、家庭追思会等方式,让清明的哀思升华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清明的本质是对生命的敬畏与传承,而非形式的堆砌。当我们以一束鲜花替代漫天纸灰,用一段回忆代替鞭炮轰鸣,既是对先人的告慰,更是对子孙的承诺。让我们携手同行,在传承中创新,让清明的哀思化作绿色的希望,让传统节日绽放时代的光彩。(李琴)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