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产业促就业。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对口支援麦盖提县工作指挥部积极引进企业,培育主导产业,不断丰富产业援疆格局,创新产业援疆模式,以产业促进就业,由输血变造血,不断促进麦盖提县经济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在麦盖提县央塔克乡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一栋栋大棚坐落有序、已成规模。在红薯育苗大棚里,一株株嫩绿的红薯苗长势良好,绿意盎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工人们正忙着剪苗、打包,手脚麻利,一剪一系,一捆捆红薯苗摆放整齐,一派繁忙景象。
“在这里干活不累,我在这里干了两个月了,一个月工资有两千块钱,还在这里交到了很多朋友。以前家里没有收入,平日里看看孩子、扫扫地,现在这里有稳定的收入,真的很高兴。”麦盖提县昂格特勒克乡喀什博依村民孜娜提姑.艾买提笑着跟记者说道。
与传统的带根拔苗不同,这里采用剪切的方式采收红薯苗。这样的脱毒红薯苗成活率高、产量高、杂病少,加上红薯种经过脱毒处理,培育出的红薯苗没有携带病菌,不仅成为市场“抢手货”,同时,大大促进了新疆地区红薯产业更新换代和科技兴农。
喀什顺耕农产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亚波说:“现在主要的工作量就是红薯出苗、剪苗,我们的扩繁苗都是试管苗扩繁的,全部都是脱毒的红薯原种,现在主要是在新疆的南疆和北疆地区在销售,基本上六月底就完事了,下一茬我们种的是辣椒。”
工资收入一头连着员工们自我价值实现的荣光,一头连着企业稳步发展的厚重期望。随着企业的稳步发展,所提供就业岗位也随之增多,这也让更多像孜娜提姑.艾买提这样的人,通过转变就业观念,华丽“转身”的就业工人越来越多了。
麦盖提县昂格特勒克乡喀什博依村民吐地.艾山说:“之前,我有20多亩地,每年种小麦、核桃,到年底还赚不到2万块钱,到企业就业后,我和媳妇一年的工资就有10多万现,收入特别高。”
喀什顺耕农产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亚波介绍说:“我们一共有三个基地,一共是1015栋棚。我们所有的棚室用工量非常大,咱们现在所有的固定员工一共有45人,临时用工是在100人到200人之间。”
吐地.艾山夫妻俩,两年前双双来到喀什顺耕农产食品有限公司就业,从小和土地打交道的他们,在学习中很快就对红薯、辣椒、西红柿等蔬菜种植管理得心应手,踏实肯干、勤奋努力,半年前,吐地.艾山成功被推选基地小组长。
“我们这小组有38个人,不忙的时候,老板和我们工人一起团建、一起吃饭,相处的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在这里就业好嘛。”麦盖提县昂格特勒克乡喀什博依村民吐地.艾山开心的说。
吐地.艾山妻子阿依米古丽.买买提说道;“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有2500,老公一个月的工资也有4000多,我们两个一个月的工资都能赶得上以前半年的收入了。而且,我们在这边的学了很多技术,种红薯苗、剪红薯苗,还有西红柿、辣椒的技术都学会了。”
在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也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千方百计做好扩就业、促增收、惠民生工作,持续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改善民生。企业发展产业,而产业连着就业,产业“有法子”、就业有“路子”、收入“有票子”,闭路循环间奏响了乡村振兴“进行曲”。
喀什顺耕农产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亚波说:“温室主要是用来扩繁红薯种苗的苗床苗,扩繁了是158栋棚,芦笋是500栋棚,在新疆来说种植是非常成功的,在咱们南疆地区也我们要批量的上市,走的都是国外的市场,我们的红薯可以加工成红薯粉条、火锅宽粉,这样我们都是线上销售,订单式种植,订单式回收,给百姓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麦盖提县融媒体中心 张继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