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出自平凡,奉献成就精彩。每天行走在课堂与学生之间,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她就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第一中学的王瑞芬老师。从风华正茂到华发初生,十余年来,她始终把学生们的品学潜力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培育优秀学子无数,甘为家乡热土上莘莘学子播撒知识的种子。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
精修理念 触摸“温度”。王瑞芬一直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念,快乐育人,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她善于通过建构模型,与学生共同探讨演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让学生深刻领悟细胞分裂的特点,从而对生物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每学期,她都会认真研究学情,针对学情制订教研计划;与同一科目的教师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教育教学的经验和管理方法;积极参加听评课,认真撰写听课笔记,总结优秀教学经验和创新教学方法等,争取课堂越上越科学,越上越完美。
努力践行,培育“温度”。择一事而终一生。这是一名普通人民教师的初心坚守,亦是一位文明志愿者的亮丽芳心。暑假期间,她主动化身“文明劝导员”,自愿值守在街头最繁忙的路口,对行人、司机、流动摊贩不文明行为,进行文明劝导。同时,她还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入户排查、核酸检查防控演练、公共卫生常识讲座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活动,以平凡之举,传递着真情为民的志愿服务精神。
暖心服务,提升“温度”。关怀暖人心。每到节假日,她都为周边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群体,送去日常用品。近些年,她还专注于“送教上门”志愿服务活动。她说:“作为一个老师,我不仅要在课堂上,教书育人,课堂以外,也是我义不容辞的担当坚守。”“周末送教上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为留守儿童讲授“认识自我,快乐成长”心理健康知识,通过互动式交流,与留守儿童一同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引导留守儿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正视自己,思考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并为之付诸怎样的努力等,并鼓励他们要认真学习,多读书,多识字,多锻炼、要自立自强。
“沾满泥土的脸,没有神的光环,握紧手中的平凡,此心此生无憾。”是啊,正如《只要平凡》中所唱的那样,“瑞芬老师”她没有神的光环,只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但是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看到了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和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
英雄出自平凡,榜样源于坚守。王瑞芬说:“我就是为民服务的一点‘萤火’,我们敬仰英雄,更可以成为英雄!“萤火”集聚,终将汇成道道星光,万千这样的你我,就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英雄群体,迎着风浪和险阻,向着下一个充满荣耀的百年,扬帆前行!”(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冯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