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归根结底是党性问题。作风展现形象与素质,折射党性与修养。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锤炼党性、提升思想觉悟的重要任务,也是衡量学习教育和改进作风成效的一条重要标准。党性坚定,则党纪自觉。
纠治之道,既要依靠党纪刚性约束和严肃问责,更需要党员干部筑牢党性根基、补足理想信念之钙,自觉抵御不良风气。
变化正在发生:调研考察从“车队绵延”到轻车简从,折射的是官本位思想的破除;政务服务从“门难进”到“高效办成”,彰显的是宗旨意识的强化;工作方式从"文山会海"到深入基层,体现的是求真务实作风的回归。
优良作风的形成需要持续淬炼。通过系统整治和思想洗礼,实现从“不敢”到“不能”再到“不想”的深层转变,根本在于夯实党性基础。唯有以坚强党性提升作风治理效能,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性修养是终身课题。要持续清除思想杂质,坚守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党员干部必须将党性锤炼作为永恒课题,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养分,把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必修课程。
党性培育需要内外兼修。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严的基调,才能使党性意识深植党员干部心中,转化为规范的行为准则和自觉的行动实践。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优良作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必须持之以恒。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是重要突破口。只要我们坚持不懈锤炼党性,久久为功改进作风,必将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境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卓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