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柏林乡:坚持“党建+民族团结”,唱响 欢快的“协奏曲”

2022-11-24 09:06:31 | 来源: 中廉在线

云南省文山州柏林乡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推进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同部署同推进。

“党建+氛围营造”。采取“1+N”宣传模式,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民族政策宣讲活动。结合二十大精神宣讲契机,扎实开展“一把手”亲自抓,各包片领导分管负责区域,挂村干部(职工)和村“两委”深入村组进行民族政策宣传活动,宣讲30场、受众2000余人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广播、文化活动、赶集日集中宣传、志愿服务、知识点测试、网络答题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积极将民族团结工作融入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等工作中,通过走访入户进行全方位宣传,做到创建氛围全覆盖,以“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创建”打开工作局面,努力开创民族团结工作新局面。

“党建+网格治理”。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十户联防”相融,合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将民族工作延伸到村组户。网格长每周走访区域内的特殊群体,及时收集群众诉求,实行销号管理,网格员定期深入责任区域内少数民族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协调处理问题。并注重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作用,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问题和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已化解矛盾纠纷共50余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00余件,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带动各族群众守望相助。

“党建+民族文化”。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民族文化融入党建工作中,在村小组建设党建文化墙、民族文化宣传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栏。例如,在吴咪山村民小组活动场地绘制具有苗家节庆习俗的文化墙,述说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党的感恩,记录着村民文化的传承和生活的变迁。将芦笙舞、笛箫、响篾、滚铁环、踩高跷、竹竿舞、打陀螺、板羽球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引入学校,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聘请3位芦笙师傅到吴咪山民族小学开展传承教学,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学、说、创、演、绘,在每一位学生心里播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吴咪山小学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

“党建+示范创建”。坚持把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同“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相结合,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实现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同频共振、有机融合。吴咪山坚持用五年的时间修通进村路、建好安居房、提升人居环境、摘掉穷帽子,传承苗族文化。深入开展民族歌舞技艺比拼、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特色创建,评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10户。如今的柏林乡民族团结、乡村秀美、乡风文明,体现了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化和示范带动的强大作用,锤炼了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党员干部队伍,筑牢了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云南省文山州柏林乡党委 李军)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