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1月10日召开会议,听取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牢记心中,将疫情防控工作当成要事来抓,把好精准科学防控的总基调,以“三导向”为出发点,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坚强屏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以“人民健康大于天”的“为民导向”,筑牢身体健康“保护屏障”。我国是人口大国,面对着脆弱人群多、医疗等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因此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牢牢放在工作的第一位。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因时变化,广大党员干部要认识到工作重点的不同,持续深化生命健康大于天的思想认识,不负人民群众对疫情防控形势向好转变的期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积极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保持好不麻痹、不大意、不厌战的在线状态,积极守护群众的身体健康,打一场漂亮的疫情防控仗。广大党员干部当好守护人民健康的“冲锋者”,奋力在新时代将疫情防控屏障筑得更牢。
以“集中力量补薄弱”的“精准导向”,筑牢生命至上“保护屏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离不开增强精准工作的目标导向,尤其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疫情防控的政策和战略更是有所区别。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精准分析问题的不同,对待不同的风险地区,采取精准性的措施,不能为了省力省事,采取“层层加码”“一刀切”的错误做法,而是在有序恢复经济运行的步伐中,不断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来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的屏障。“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越要警惕“大意失荆州”的事情发生,要在精准防控中将疫情防护网织得更密、更牢。
以“强化责任勇担当”的“克难导向”,筑牢守土有责“保护屏障”。与病魔的斗争是一场无硝烟却有挑战的硬仗,尤其是在面对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的影响,面对疫情防控的形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的“思想弦”,充分认识到防控工作的必要性,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被侵犯。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扛起自我职责,在为民的岗位上,主动加班加点,细化自我的每一步举措,做到疫情防控不大意、整体执行不落空、薄弱环节不放过的有序工作,来切实展现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作风和担当,做让党放心、让群众放心的健康“守护者”。(福建省浦城县永兴镇廉溪村党群工作者 杨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