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旧县乡六墩村曾是一个被称为“牛牯角”的偏僻山村,1999年,为了加强交通的便利条件,要修路的消息迅速在村里传的沸沸扬扬,一时间村民之间纷纷议论,有的村民对修路举双手赞同,有的村民却害怕自家的田地、茶山等被征占,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在纷杂的争吵声中,第五组村民吴光福第一个站出来积极响应征地修路工作。由于村口的道路十分陡峻,村民想要出村特别不容易,为了能够降坡,只能把公路下面的农田和茶山都征用,可是农田对于以食为天的农民来说极为重要,当时几乎是没有一个人同意自家的农田被这样征用,吴光福看见村民极不情愿的样子,决定挨家挨户地对五组村民进行劝导,每次入户他都心平气和,耐心细致地每一户村民说“该占谁的上面自有规划,但是不管占用谁的地,都是为了村里将来的发展,自己做好本分挣钱,那才是正道不是。”经过一个多月的入户劝解,第五组村民一致同意了征地修路工作,愿意征出约15亩的农田用于修路,并且表示都会对村里修路的工作积极配合。
当时还有几户茶农的茶山非常茂盛,加上又是盛产的高潮时期,获利很大,但是为了能保证村里修路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也都同意了征出茶山用于修路,最后征用了7亩茶山,修路也得以顺利进行。(南平市松溪县党委 严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