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学时代楷模精神,启基层工作智慧

2020-11-23 16:55:18 | 来源: 中廉在线

“时代楷模”毛相林坚持不懈克服艰难险阻,带领村民打通“出坑”的公路、与贫穷的斗争事迹感动了重庆也感动了全国,在当前乃至未来对党员干部都将发挥启发作用。

学“愚公”精神,开拓进取,不畏浮云遮望眼。

下庄村因四周被悬崖环抱、地势险要被称为“天坑”村,这里的地势特点长期阻碍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修一条路是下庄村民世代的梦想,但“天坑”的地理条件让所有村民望而却步。当时的村支部书记毛相林不仅也是这么想,而且付诸行动要带领全村人修路致富,向悬崖绝壁要一条出村的路,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就是这股“愚公”的勇气,创新的思维,和不懈的努力,最后愿望变成现实。毛相林这种冲破固有思维的束缚,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在当下很有指导意义。党员干部在基层工作过程中面对脱贫攻坚、人口普查、危房排查、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方面难以避免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分析工作中的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那根牵住牛鼻子的“绳子”,找到核心重点,从核心化解问题。

学“愚公”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脚印,咬定青山不放松。

他带领村民修路,没有机械设备,靠系在腰上的一根绳子悬空在悬崖峭壁上,靠背在背上的一把锤子将岩石击碎;他不顾及生命危险,只为了下庄村能够把路修好,让群众的生活水平能提高;党员干部要学习毛相林这种不畏艰难险阻,认准目标绝不放手的坚韧意志,主动迎击困难,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最大的贡献,而不是像有些党员干部遇到困难就退缩、推脱,这样不仅能力上不去,也寒了群众的心。

学“愚公”精神,扎根脱贫一线,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自磨砺出,在修通公路之后,毛相林并没有停下为村民谋致富的脚步,而是继续奋战在扶贫一线。依托下庄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他研究种植水果、养殖生猪。虽然过程有很多曲折,但最后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实现了脱贫摘帽。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全民,广大党员干部应扑下身子,融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解百姓之难,始终与老百姓站在一起,出实招,出真招,不怕困难,久久为功,做脱贫攻坚的“绿叶”,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圆满的胜利。(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道彭墩村党群工作者 连学义)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