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促进乡村美丽和谐稳定的重要一环。驻村工作队员深入村庄的每个角落,为村民们带来了希望与力量。他们不仅是政策的传递者,更是村民们的贴心人。驻村工作队的到来,让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做到以心换心,讲好“家常话”。到村后,应尽快熟悉村情民情是驻村工作队员融入乡村开展工作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要忘记自己曾经的身份,放得下身子,从思想上、行动上将自己当成一名“村里人”。要当好“跟班”,从向书本学习的学生转为向基层干部学习,当村里群众有大事小事要解决的时候就主动跟着村干部下去,以进百家门、喝百家水的韧劲与群众沟通家长里短、询问急难愁盼,拉近村民和驻村工作队的联系,让村民渐渐习惯有事情找驻村队员,能放心与驻村队员倾诉自己的心声。
做好上情下达,讲好“大白话”。要想让党的好声音、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打通政策宣讲的“最后一公里”。为了让群众更加直观、通俗易懂地了解医保、社保、耕地保护等惠农政策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驻村工作队员要认真研学、精心总结提炼,并将其转化为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利用院坝会、群众会、驻村小课堂、走村入户等形式,与村民拉家常、话发展,零距离倾听群众心声,面对面答疑释惑,用真情实感将党的好政策、好措施讲解到田间地头,使党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入人心。
做到实事求是,讲好“真心话”。在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与群众的短期利益相冲突,引起群众误解。驻村干部到村里,说话做事,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一些关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传达和答疑中,驻村干部一定得把相关政策牢记于心,表达准确无误,千万不能信口开河、胡乱表态。要主动挑起宣传解释和反映村情民意的担子,讲好“真心话”,搭起群众与党委政府的“连心桥”。(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