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承载着连接国家与民众、政策与实践、发展与稳定的重任。然而,近年来一些村社在基层治理中面临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的挑战,导致“小马拉大车”的结构性困境。
为破解此困境,首要任务是强化党组织的建设。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应发挥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提高党员素质,使其成为基层治理的先锋模范。同时,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也至关重要,需根据基层治理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如建立“党建+治理”模式,使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工作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治理效能的提升。
此外,党组织还需加强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确保治理工作有序进行。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加强基层组织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治理合力。同时,强化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基层治理的纯洁性和高效性。
党建带群建是强化基层治理效能的另一重要途径。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提高群众对治理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同时,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为基层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强化基层治理效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创新治理模式,加强统一领导,强化日常监督,并坚持党建带群建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强化基层治理的效能和水平,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龙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