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理想信念不可松》强调,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一旦失去,人生就会迷失方向,思想也会脱离组织,腐朽没落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定“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一心成事”的信念,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彰显共产党人本色。
坚定“一心为公”,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一言一行不忘“公仆身份”,践行“一心为公”的情怀操守。“开国大将”王树声一生秉公办事,为革命大义灭亲处决亲舅;“共产主义战士”蔡永祥拦火车护大桥,把国家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们是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典范。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擦亮“眼睛”,筑牢“两袖清风朝天去”的思想防线,恪守做人、处事、用权底线,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坚定“一心为民”,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要多为群众排忧解难,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心中“装满”人民,是亲民爱民的“好公仆”;“草鞋书记”杨善洲荒山植绿树,用为民情怀筑起“绿色丰碑”,他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先锋楷模,为了人民幸福而奋斗。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动真情、下真功,将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心中“置顶”,办好“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的民生实事,绘就幸福“民生答卷”。
坚定“一心成事”,做到“不兴伪事兴务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有为者”要“有位”,要秉持一颗“赤子之心”,争当服务群众“实干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专注田畴,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核防护工程之父”钱七虎隐姓埋名60载,铸就“地下钢铁长城”,他们始终坚守对党和人民的承诺,无畏困难无私奉献。新时代党员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生力军”,要时刻保持“干成事”的状态,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真抓实干,笃志前行。(黄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