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走访群众时说道“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重点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民心,顺应了民意,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支持革命、参加革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稳固政权,并进一步改善了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已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并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是新征程上对改善民生的更高要求。
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紧紧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纵观党的百年历史,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实践证明,人民群众不仅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而且是改革的主体力量。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结论。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总结和有效运用百年来我们党改善民生的宝贵经验,紧紧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站在新的起点上,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而是为了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