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工作者一头连接着党,一头连接着群众,身处基层一线,日常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和“杂”。想做好城市治理就要下足“绣花功”,以“绣花功夫”实现基层善治。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和国家的各种政策最终都需要基层去传达和落实,基层工作者要当好“绣花针”,沿着群众需求的“针脚”,穿针引线,将政策穿入“针眼”里,才能做好基层治理的“针线活”,编织好群众美好生活的蓝图。
像绣花一样画定图谱、按纲抓建,引领基层建设的正确方向。“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把准正确方向方能事半功倍。基层作为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成效也最为广泛的影响党的执政根基。要把学习党的思想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和加强基层党员的思想理论建设,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深入系统学、融会贯通学,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保证基层党组织的正确前进方向,使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像绣花一样讲究章法、精准发力,扭住基层建设的关键节点。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到,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调查研究实际上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唯有不断地“深入”调查,才能让问题纷纷“浮出”,找准问题关键点,充分了解到群众的“急难愁盼”。在绣花过程中要找到针眼,精准发力,反映在基层工作中,广大党员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主动深入群众,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关键节点,精准有力的解决问题。
像绣花一样穿针引线、上下贯通,打通基层建设的工作链路。我们作为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者,要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国家带来的惠民政策,帮助广大群众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为群众讲解明白,切实从中获得幸福感、满意感。并且基层工作对上连接各部门,对下连接人民群众,我们广大年轻干部要当好群众心声的“收音机”,当好群众意见的“翻译器”,当好群众问题的“传声筒”,深入群众倾听民意,精确理解群众疑难痛点,将群众的意见建议传达给上级,用心“收音”、尽心“传声”、全心“代言”。
像绣花一样慢工细活、久久为功,夯实基层建设的发展根基。“木之求长者,必固其根本。”抓基层打基础须臾不能忽视、须臾不能放松。基层建设中会不断遇到亟待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坚持抓长抓常、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图一时之效、一役之胜,既要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显功,也要做为以后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潜功,将困难当作历练本领的“磨刀石”,不断提升自己,以“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责任感为群众办实事,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董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