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选择了组织工作就选择了实干与担当,左肩累了换右肩。”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朱治国把这句话写在笔记中,挂在嘴边,印在青海的山山水水之间,他走遍青海362个乡镇,上高原、下基层、进牧区、走村舍,为干部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赢得交口称赞。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实干担当、躬身践行,才能真正干出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走出办公室,切勿当“井底蛙”。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到田间地头都是办法。部分干部每天坐在办公室撰写各类报告,但并没有实实际际到实地去看、去问、去体验,写出的内容既空泛又不贴合实际,触及不到问题的根源,仅仅局限于自己从其他报告中看到的、从别人口中听到的问题,没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也得不出真正能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的建议和对策。这类“井底蛙”似的干部,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只有走出办公室,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家家户户,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看到老百姓最需要、最渴望的是什么。人民群众需要的是真干事、干实事的干部,而不是坐办公室虚写报告的干部。
俯身去倾听,切勿高高在上。有的干部认为自己当着一点小官职,就觉得了不起,群众都要附庸他,追捧他。下基层也是走马观花,随便问一问就算体恤民情,了解不到群众真正所需所求所想。群众的呼声是最真实的反应,党员干部要放下身段,真诚地倾听群众的心声,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对群众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老百姓喜欢的是亲和的、没有官架子的、愿意倾听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干部,作为人民的干部,必须要有敬畏之心,敬畏人民,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当“接地气”的人民干部。
走出文山会海,切勿形式虚干。有的基层干部有这样的感受:“上班时间一直忙于开会,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准备开会,只能用下班休息时间来办公。”在部分单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在年中和年终,临近考核时,开始着急补材料,未落实的工作临时召开会议、印发文件来落实,既没有实绩,又加大负担。只有从部分无用的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去思考、谋划、推动工作,留出时间去走访、调查,深入一线找方法,深入群众找真理,真抓实干,才能干得好工作,干得出成绩。(马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