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作为基层社区应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主动担当,着力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微治理”满足民生“微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微幸福”。
汇民情,聚焦群众“微服务”。现如今很多城市的老城区社区老龄化严重,这意味着社区在治理过程中需要聚焦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考虑到这一点,基层社区应多利用老年人能够接收的宣传方式,比如“小喇叭”广播、发放宣传单页等。对于较为年轻的退休人员社区可以借助老年大学的平台开展“智能手机培训”,组织老人加入社区微信群,了解社区的大情小事。对于社区的困难老人,建立台账的同时也要做好定期走访的工作,了解老人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需要。
解民忧,办好群众“微实事”。“喂,您好,顶楼漏水是吗?是哪家太阳能没关,好的我们网格员马上过去!”“噪音扰民?好的我们调查一下马上与其联系,请放心。”诸如漏水、矛盾、噪音扰民、高空抛物等这样千头万绪的小事儿,对于没有物业的老旧社区一年会遇到几百件,社区工作人员就是网格员,人民需要就是使命所在,与群众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都是天大的事情。但管好群众的小事就是办好了社区治理这件大事。
闻民声,点亮群众“微心愿”。群众的来电中除了处理突发事件,还有一点充满个人想法的“微心愿”,希望社区增加绿化、希望修修家门口的大树、希望将路上一块破损的路面铺平,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社区这些“微心愿”都需要想着办法去实现他们,毕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利用志愿者活动植树、利用环卫公司的设备修剪树枝、利用文明创建的契机修补破损路面,利用“共建、共享、共治”的多方联动机制发动多元参与,推动资源下沉,打造服务创新。点亮“微心愿”形式虽小,但满足了群众的微心愿的同时,就是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需求,也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群众的小事就是社区的大事,作为社区应当聚焦居民群众关心的“鸡毛蒜皮”,以微治理为切口,将人民群众的“忧”和“盼”放在心上,把一件件居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办好,解锁“一改两为五做到”的真正打开方式。(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玉琳路街道办事处 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