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成为了生活的焦点,但是由于地域的原因,导致许多农民的收入。有些地区地处偏远,交通条件较差,土地资源少,自然资源开发力度不大,新型产业引不进来,传统产业调整不起,没有可带动发展的工业,低附加值产业在竞争没有优势,无法形成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造成低于区域平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在劳动时间、加班报酬、劳动安全、劳动保护以及最低工资等方面都有一系列规定,但由于执法和执法检查不力,不少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以试用期等名义压低工资,直接减少了劳动者应得的正常收入。
意见和建议:
1.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继续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资源,让其流动增值,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建议出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等奖励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依法依规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加大对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奖励扶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抓好农民工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坚持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条腿”走路,采取政策激励、机构推介、产业发展吸纳转移等方式,引导农民“走出去”就业。继续出台农民工服务保障措施、促进返乡创业等政策措施,及时提供就业供需信息;精准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技能培训补助标准,把“靠技能增收”作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重点,不断提升农民工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确保工资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3.着力增加经营性收入。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优化产业布局,持续加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力度,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的优势产业带。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奖励扶持,提高奖补标准,培育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继续扶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努力提高经营净收入的增长力幅度。(龙小存 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