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选调生已经将近一年,在组织部、乡镇、行政村各岗位的历练,忙碌与空暇交替,选择与坚定并存,也让我逐渐学会了接“烫手山芋”,做“热锅上的蚂蚁”,正在努力练就“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本领,始终不变的是那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的初心。
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肩挑历史重任,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新征程,应该始终保持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赶考姿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选调生作为基层干部,更应该深入基层这一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守好服务百姓的前沿阵地,摆正位置,坚定理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当好基层“小学徒”。“不重学则殆、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则衰”,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克服“能力恐慌”,才能以过硬的专业本领迎接挑战。要在书本学,用开阔的眼界“纳百川”,以钻研的精神“求真知”;更要在田间地头、炕头板凳上学,与群众面对面、膝促膝,把那些沾着泥土、冒着热气的实践经验揣回来,把那些带着泪水、夹着真心的建议意见琢磨透。要在“学中干”,更要在“干中学”,经手的每一份文件、起草的每一份公文、熟读的每一项政策,每次的服务、执行、协调、运转都是点滴积累,只有在小模小试中提质升级,才能在大战大考中展现作为。
把自己摆在“服务”的位置上,当好群众“贴心人”。不管我们在什么岗位,不管大事小事,我们始终是一名为百姓解烦忧的基层工作者,任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事,我们都要尽全力、使全劲,付真心。在基层党建、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埋头苦干,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努力破僵局、趟新路、争一流。当看到了入村路从坑洼土路变成柏油大道,当听到村中心休闲广场传来欢声笑语,当知道村集体经济在年末突破15万元,这大概就是对我们“沉下身子干实事”的最好肯定。
把自己摆在“选调生”位置上,当好“选调声”。选调生有着多重身份,应该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以纪律为底,保持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将“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融入日常工作,善于正衣冠,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失范。以党性打磨,知难而进方显勇毅,多历风雨乃壮筋骨,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方向,意志坚定做志存高远的爱国者,脚踏实地做永不停歇的奋斗者。完善自身的过程,就是为青年干部树立形象的过程,我们要以青春的风采为基层干部“发声”,也为群众的急难愁盼“发声”,做“张口能讲,提笔能写,坐下能谋、起身能干”的“传声筒”。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无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顺境,还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的逆境,都要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的气魄,在基层的舞台上,适应多重身份,守住一片初心,攻坚克难,一往无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委组织部 贾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