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随手关灯、关水,这些节约的行为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虽然从前的节俭是“迫不得已”,在国力不够强盛的时候,必须“省”出资源,但是在如今物阜民丰的时期,也不能忘了节俭的美德。
从“心”节俭,扭转思想观念,杜绝铺张浪费。物质的丰富带来经济的繁荣,各种消费观念通过各个渠道深埋入每个人的思想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许多人的消费观。有些人认为“多”是大气有排场,给到别人多才是有相应的尊重;有些人认为“贵”才能给自己攒足面子;有些人被各种低价所诱惑,购买了许多不需要的物品,最终在“断舍离”的洗脑中将他们抛向垃圾桶。因此,节俭必须从思想先行,把节约不浪费的思想深刻进脑海里。在点餐前,多看看“光盘行动”的标语;在下单前,多想想购买的东西是否“刚需”;在请客前,减少一些过度的热情,不给自己经济的压力,也不给对方思想的压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应当将俭以养德、俭以养性、俭以养身的理念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从“行”节俭,光盘行动先行,抵制享乐主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应当把够吃就好作为一种习惯,在吃饭上也要“力所能及”,把“光盘行动”作为一个标准,不浪费,不攀比。在思想上树立起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的旗帜,也要在行动上跟上思想的步伐。做到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每节约一点,积少成多,便能在不经意间节省下许多资源。“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应以建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从我做起,将节约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改掉不良陋习,不将大手大脚作为享乐的标准。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弘扬青春正能量。
从“口”节俭,身体力行宣传,发扬节俭之风。节约是一份社会的担当,不仅要从自我先行,也要带动别人一起行动。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游玩,都要响应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号召。利用宣传平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公共场合应张贴节约相关标语,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的美德。抵制浪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责任感在每个人的内心扎根,才能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社会风气。
无论国家如何繁荣,人民生活如何丰富,也不能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从思想到行动,再加强宣传,让勤俭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融入日常,成为个人良好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红坊镇紫金山社区 吴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