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建立“三机制”,防止贫困户“暖而复寒”

2020-08-27 10:51:36 | 来源: 中廉在线

前几天,看到微博热搜“疫情或令1亿人重返极端贫困”。我脑海中浮现一句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我国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又遇新冠疫情和洪灾这两道“加试题”,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预防、监测、“志智帮扶”机制,防止贫困户“暖而复寒”。

建立“返贫预警”机制,构建返贫致贫的“拦水坝”。基层干部要积极开展“回头看”工作,对脱贫户不定期跟踪回访,及时掌握脱贫人口的信息情况,瞄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高危人群,抓住因灾、因病、因学、因就业等致贫返贫关键因素,建立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针对性地设置返贫致贫预警线。通过强化跟踪、精准识别、“对症下药”形成精准而有效的帮扶工作机制。基层政府可以合理运用第三方评估,为扶贫干部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返贫预警信息,从源头上预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最大努力减少贫困户“饱而复饥”现象的发生。

建立“返贫监测”机制,扎紧返贫致贫的“篱笆墙”。“回头看”、再排查、再梳理、再分析,这是脱贫干部常态化的工作,也是人工监测的一种方式,保证及时跟踪、掌握贫困户的情况。建立贫困户监测档案,重点监测边缘户、不稳定户,以及因疫、因灾、因病等可能导致返贫致贫的贫困户,开发大数据技术监测系统,对脱贫人口进行全面的动态监管。运用人工和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建立“返贫监测”机制,并将动态监测工作纳入日常帮扶工作的重点工作内容。早监测、早发现、早帮扶,从“两不愁三保障”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各个方面,因户制定完善的帮扶措施,扎紧返贫致贫的“篱笆墙”。

建立“志智帮扶”机制,筑牢返贫致贫的“攻坚网”。内生动力不足、发展能力缺失、应对风险能力缺失,这是贫困户面临的重要问题。要实现“真脱贫”,必须是“精神脱贫”,在思想上增强贫困户的内驱力,把“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把“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才能有效防止返贫,实现长久脱贫。针对不同贫困户采取对应帮扶措施,扶持技术、扶持知识、扶持能力,不断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综合应对外部风险能力、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能力。创新激励方式,为贫困群众提供“志智帮扶”,拥有“造血”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不返贫。

当前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接近阶段性尾声,但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共产党向人民群众作出的承诺。建立“三机制”,竭力阻止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力争实现可持续脱贫。(龙岩市武平县民主乡人民政府 严金红)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