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形象代言起源于美国,当时市场反响热烈,引致许多公司效仿,随后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明星形象代言在我国流行已有近二十年余载,邀请知名演员或歌星作为产品的代言人,可以直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形象。然而,许多消费者容易将名人效益与产品的质量捆绑在一起,以知名人士代言代替产品质量,从而促进销量,这给许多不良商家制造“机会”,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应从制度、监管、自觉等方面长期着手,切实把控产品质量带动销量。
补齐监管短板,排查制度漏洞。各地方政府应梳理目前产品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建立问题台账,逐一逐项进行整改。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测的实施细则,由市场监督管理、国税、卫键、纪检监察以及检测站等部门成立相关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小组,每月不定期深入企业查看产品生产、制造、消毒等重点环节,并随时抽检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对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的企业列出整改事项督办单,限时整改,并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每日“晾晒”,让产品质量在“阳光”下得检测,接受广大消费者的监督,破除明星代言代替质量等问题。
强化监督检查,注重追责问责。问责追责是从严治党的利器,要坚决把追责问责落到实处,将追责问责进行到底。各地方政府部门应履行好产品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做到依规依纪依法,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加强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定期听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与本地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汇报,并由纪检监察部门派出暗访工作组,对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存在与企业私交密切的人员,进行严肃查处,坚决不放过一人,让反腐的利剑高悬在每位工作人员的心中。将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的企业列入失信企业名单,取消其在银行贷款、企业纳税等事项的优惠。
传递名人正“效应”,共守价值“底线”。名人在选择代言产品时,自己不能光看高额的代言费用,而要对产品的性能、质量等进行全方位了解,并在自己使用无任何副作用后,再行确定代言事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名人代言可以把名人的人格形象投射到品牌中,使品牌更有立体感和人格魅力,可以借名人之名建立品牌的知名度,通过名人的表现使品牌与名人之间建立起积极而美好的联想。(贵州省黎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钟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