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对于餐饮浪费现象,他用了“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八个字表达出他对当前餐饮浪费现象痛心之情,他用了“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表达出他对粮食安全方面的居安思危。其实在2013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批评过“餐饮浪费”,在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的大背景下,“今天你‘光盘’了吗?”这句话还在耳边环绕。
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这些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小习惯,是需要长期坚持养成的。“光盘行动”不只是一场行动,更是一种警示,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仍是需要遵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从古至今,我们的先辈一直用行动向我们解说着这个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在顶层设计方面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建立长效机制,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凤阳,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这是明太祖朱元璋整治达官贵人穷奢极欲而首倡,其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央八项规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浪费之风,成绩斐然,“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在关键少数方面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要想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首先要抓住“关键少数”,从党员领导干部做起,率先垂范,形成表率效应。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在宣传引导方面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再次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不禁想起奶奶,奶奶是地道的农民,她经历过穷苦日子,从“吃不饱、饿肚子”的岁月走过来的奶奶从不浪费一粒米,奶奶用她的言传身教教诲我们“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小时候我们几个晚辈每到暑假就“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切身体验种粮农民的艰辛,更加明白奶奶说的“珍惜每一粒米,他们来之不易。”对于青少年要着重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良好美德。以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为着力点,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让“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的现象不再出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庐丰畲族乡 游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