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文章中写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意味着,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古今医统》中说到:“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不仅在医学界,“望闻问切”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同样适用。
望:胸有丘壑,目有山川。与时俱进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培养核心意识和大局意识,做到望的远、望的深、望的准。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通过关注社会民生热点痛点堵点,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而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找到关键问题关键矛盾,在普遍联系中科学判断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如此次疫情大考,中国共产党在化危为机中作出有利的战略选择,全面落实“六保”,实现“六稳”,稳住中国经济这个大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在趋利避害中迎难而上、奋勇前进。
闻:耳听八方,细嗅蔷薇。与时俱进的前继承和发展意味着要不忘来时路,牢记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根本原因便是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人民至上这个根本立场。因此,我们需常常深入群众,走进群众,走进田间地头,走进项目现场,多听多看,和群众拉拉家常,和企业聊项目,以百姓心为心,用温暖的服务架起党和人民的“连心桥”。
问: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古语有云:积众之力,无所不成,聚众知智,无所不能。无数历史证明,我们的人民群众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当今社会,行行出状元,每一个专业领域,每一项工作都蕴含着其独特的内涵与智慧,独木难支,没有人可以做到精通每个领域。因此,要维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鲜活生命力的一个关键点便是需要开门问策,向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广大党员群众取经,集众人力量与智慧,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共谋中国发展蓝图,共解中国难题。
切:把准脉搏,精准施策。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研究经济问题,还要讲政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脱贫攻坚讲的是政治,干的是党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因此,要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的先手棋,要切实下好“绣花”功夫,持续做好精准文章,积极为贫困村、贫困户想“致富金点子”,谋“脱贫好政策”,扶上“小康路”,推动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团结带领村民群众再接再厉、持续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里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研读原文原著、领悟原理规律,运用“望闻问切”法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强化责任担当,以实干作为把每一项工作都往实里走、往深里做,推动一方社会经济航船行稳致远,乘风破浪。(龙岩市上杭县溪口镇党委 刘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