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为民的深厚情怀。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是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坚持和深化,是党长期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在理念上的凝练和升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满怀热血的青年当投身基层,肩负起建设祖国、服务于民的使命,让“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实践当中。当前,基层青年干部正拥有最为广阔的施展空间。现实的工作环境往往要求青年人身兼多职、一岗多能,然而部分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在繁琐的基层工作中却逐渐迷失,误认为才华无处施展,眼高手低,逐渐淡化了青年干部应具备的责任和担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从点滴做起,青年干部要学会在实践锻炼中不断积累成长,在困难磨炼中不断汲取经验、提升自我。平凡的岗位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事业,青年干部要找准出发点,摆正心态,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基层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真正幸福满意、生活得到改善是反映基层工作成效的本质所在。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实事”显担当。全面小康的中心是人民,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困。在实际工作中,青年基层干部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问题根源,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在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要转变工作作风,迅速完成从学生到干部的身份转换,把精力放到具体工作中,把心血放到干事创业上,踏实地、做实事,在广阔的基层天地建功立业。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敢想敢做,做解决问题的强将,干事创业的先锋,造福于民的公仆,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属于自己的璀璨青春。(龙岩市武平县中山镇人民政府 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