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新时代干部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具体表现。对基层干部来说,欲提升治理能力,需先“刀刃向内”,从政治、思想、行为等方面带头做好“自治”。
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政治上“自治”。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基层干部要结合中国发展历程,在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基础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这样,方能以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作为有力支撑,在各种风浪考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杜绝在政治上产生问题和偏差的可能性,为提高治理能力提供稳定基石。
坚持人民至上,做好思想上“自治”。《孟子》有言:“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基层干部自身心智清明、思想端正,才能够去引导教化人民群众的思想,进而在治理公众中“不战而屈人之兵”,达到治理正面效果最大化。而要想保持思想不滑坡,就要转变工作作风,多学多思,少形式主义,少官僚作风,时刻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守党纪国法,做好行动上“自治”。基层干部自身既是治理者也是被治理者,要在岗位上做好基层治理,更要在行动上实事求是地管好自身。俗话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宽己严他地进行“双标”治理,人民群众自然会有意见,对政府工作不满意。要提升群众满意度,除了要拥有与肩负的职责相匹配的治理能力,还要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做到、做好“自治”。
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要注重提高治理能力,而注重提高治理能力不仅要靠组织层面的教育引导、综合施策,而且要靠基层干部从政治、思想、行为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逐步增强治理能力。治理能力强,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会高,能够进一步挖掘社会治理问题,进而彻底解决社会治理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扫除障碍。(徐明琪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仁寿镇富石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