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新时代下农民的需要,建立对乡风文明的认同感,需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在于保护,保护传统古村落的基本格局,对重点古建筑进行修缮,留住乡村文化的根。要深入挖掘传统道德文化和良好家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倡导公序良俗,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层文化场所是乡村文化发展的载体,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依托。要筑牢乡村文化的根,必须夯实基础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对农村文化活动场所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活动场所及设备不会形同虚设,将农村群众的需求落到实处。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助推乡村文化的振兴,在继承优秀乡土文化的同时要赋予其新的涵义。依托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文化相融合,赋予乡村文化新的生命力。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从来不是形式上的口号,唯有多种措施并举,加大弘扬乡村文明的优良传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家园。(龙岩市永定区陈东乡人民政府 邓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