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反腐败斗争,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近年来,我国通过健全“三不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等举措,不断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既体现了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要求,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
静以修身,廉以养德,常存对党敬畏之心,坚守对党忠诚的初心信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勤掸思想之尘,多思贪欲之害,常破心中之贼,警惕“温水煮青蛙”,管住自己的心、嘴、手、脚,要知敬畏、存戒惧,筑牢思想“防线”,守住纪律“底线”,不越贪腐“红线”。要从腐败案例中吸取教训,深刻认识到党纪国法是一条高压线,千万触犯不得,在权力和金钱面前,要抵得住诱惑,常存对党敬畏之心,坚守对党忠诚的初心信仰,时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秉公执法,勤以为民,常存对法敬畏之心,恪守立身不忘的做人之本。作为党员干部要“约法三章”:一要秉公办事,勤政为民;二不得索拿卡要;三不准行贿受贿。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切实武装好自己的头脑、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过硬的作风推动工作。作为党员干部要心中有人民,从关心群众的“小事”“急事”做起,打通堵点难点,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民生实事,要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党员干部不论职位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微,常存对法敬畏之心,恪守立身不忘的做人之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拒腐防变能力。
淡以明志,严于律己,常存对民敬畏之心,固守为政不移的公仆本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工作生活中我们要淡以明志,严于律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廉洁自律底线,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永葆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心存敬畏方行远,胸怀感恩必长久,常存对民敬畏之心,就是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严格要求自己,哪怕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上都守住底线,严于律己,“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顾忌,方能固守为政不移的公仆本色,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