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名为《信仰》的雕塑,展现的是七十一位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中国共产党员庄严宣誓的场景,充盈着信仰的力量。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为理想信念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高举理想之火,照亮前路征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取名为‘共产党’,就是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理想。”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树立了坚守理想信念的榜样,激励着我们牢记理想、勇往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指出,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前进道路上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勇攀困难高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要坚定执着,这样才能咬定目标不放松、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关键时刻让党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断勇攀高峰。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
筑牢信仰之基,锤炼过硬本领。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党员干部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扎实成效,奋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年轻干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强化实干苦干精神,增强善担当的素质本领。在基层一线和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李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