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关乎生存,关乎社会稳定、世界和平。袁隆平院士解密水稻产量品质问题,解决“吃饭问题”大事,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尊敬。当前,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应当获取“种子选手”袁隆平更多“种子”密码,总结科学、推广科学,造福人类。
读懂专研密码,坚持真理、不畏艰辛、能屈能伸。袁隆平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用心收集这株变异株种子播到创业实验田,成功证明有“天然杂交稻”,看到了从水稻雄性不育作为突破口改良水稻种子的希望。袁隆平为解决当时的严重饥荒,坚持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原理,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两年精心播种管护中,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并在探索总结出采取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眼看信心满满,成功改善粮种即将问世,可又遇到文化大革命,在1968年5月18日晚,几年心血收获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在133平方米的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被全部拔除毁坏,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读懂袁隆平坚持真理、不畏艰辛,应用科学完成粮种改良试验。
读懂荣誉密码,坚持工作、精益求精、追究极致。袁隆平先后到云南、海南寻找野生稻杂交,采取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攻克了“制种关”,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袁隆平先后获得各级荣誉奖,但他把荣誉作为人民对他的期盼,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又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02公斤,读懂袁隆平荣誉密码,绿色食品、粮食安全更牢。
读懂种子密码,培育种子、获得种子、推介种子。袁隆平院士爱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种子撒向大地,中华稻香飘遍;种子种在心里,信念生生不息。袁隆平粮种改良,解决“吃饭问题”大事,尽管荣誉等身,却始终真如少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30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先后在境内外举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袁隆平把杂交水稻推广到世界,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爱戴,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读懂袁隆平“种子”密码,培养更多人才,让先进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云南省砚山县委组织部 罗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