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化改革重要论述,推动重大改革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数字化改革的全方位推进,必然是一个长期、困难、痛苦且挣扎的蜕变过程,强有力的领导力不可或缺,各级各地方普遍以严苛的“考核大棒”加速工作推进,透支数字化发展潜力。
警惕一蹴而就的心态,以追求高效为初衷。数字化的最初目的在于追求效率,人工效率、程序效率、决策效率。不同于企业,政府部门的数字化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所追求的效率只能是程序上的效率,是通过牺牲人力来实现程序上的便捷。为尽快体现成果,开发多项考核指标,增加基层负担的同时出现大量鸡肋数据,完全背离省时,省力,省心特点,本末倒置。数字化推进需要循序渐进,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心态不可取,过于短视易造成“流程上的加法,服务上的减法”,最终阻碍推进脚步。
警惕一拥而上的风气,以谋求实效为原则。数字化的应用仍局限于开发办公软件,各部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APP,仅仅将线下工作搬到移动端,甚至线上办结后仍要求报送纸质材料,工作本质没有改变,基层却要花费更多的心思精力。干部综合能力总体呈向下递减趋势,越到基层干部素质越难以满足数字化要求,疲于应付势必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数字化改革策略更适合自上而下,有成熟经验再作推广,而非以点推面,奢望通过广撒网来博出一个特色亮点。
警惕一时兴起的热情,以讲求长效为根本。在尚未提出数字化概念时有许多弃之不用的办公系统,领导离任,推行的工作便搁置荒废,基层早已习以为常,将之视作一阵风,其本质仅是一项政绩工程,现行各自为政的“数字化”推进工作没有改变这一问题。数字化改革需要具备持续变革的主动性、数字技术的敏锐性和持抓不懈的行动力,其依托各级领导干部数字化理念的建立,数字化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政绩观念的树立,唯有起步阶段就谋划长远战略方有成果。
数字化改革是历史必然,是大势所趋,在这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终将随着一届届干部的接力奋进一一化解,但在改革的道路上,也要善于识别发现陷阱,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效,实现最强的竞争力。(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人民政府 杨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