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道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乡村振兴,核心在于国家政策的落实落地,根本在于地方政府的真抓实干,基础在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精神再领会,统一思想“听党话”。人无集体意识,不立;国无统一思想,不强。对于我们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习内容,进一步深化学习落实的意识,充分领会、细致理解,再学习、再思考、再研究,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决策部署上来,真正让战略根植于心、让精神见诸于行。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只有把思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行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确保长期坚持、长期奋斗,才能最终实现这个历史重任。
思路再拓宽,吃透政策“跟党走”。准确吃透政策要义,才能全面发挥政策红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不能仅凭着一股子蛮劲、一股子冲劲就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把乡村振兴作为七大发展战略提出来,并为全国人民绘制了一张“乡村发展蓝图”,一系列重要讲话也为我们明确了措施,我们不能再一层不变地抓建设、抓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从战略布局中找到出路,从国家政策中谋求发展,只有把政策吃透拿准,才能准确地“跟党走”,才能在“蓝图”中找准自己的方位,在重要讲话中找准前进的方向,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在政策的有效推动下,走出一条振兴之路、发展之路。
人才再挖掘,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当今时代,人才资源已成为关系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性、核心性、战略性资源。调动地方活力,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把全局统筹好、把建设规划好、把措施落实好,真正发挥领头雁、带头人的作用;推动乡贤助力,要善于团结乡贤力量,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乡贤引领作用,带动辖区全面建设发展;发动群众协力,要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提升群众的参与度,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更大地获取成就感、幸福感。
乡村振兴,靠的是国家的战略部署,靠的是国家的良好政策,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心中有党,把责任扛在肩上,用双手努力开创新局面。(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常泰街道 蔡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