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小组长队伍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基础和后备力量,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事关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决策的贯彻落实,事关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稳步推进,事关乡村振兴能否顺利开展。
当前,村民事务多,社保、合医的缴纳,低保情况的核查,基本都是村民小组长辅助村社区工作者来完成。村里的公共事务管理,环境卫生、基础公共设施等,都需要小组长来协调维护。
但近年来,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出现了村民小组长“轮庄”现象。主要有村级事务繁多,村民组长疲于应对。村民组长对于政策理解不透。村组长待遇很低等。
如何防止农村地区村民小组长“轮庄”现象的发生,成了很开展乡村振兴,把政策落实到村民身上很关键的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发挥村两委的作用。村委会不但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熟悉村务,起好带头作用,不把责任和任务甩锅给组长,同时也要把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工作纳入重点工作。选出和培养比较年轻、踏实肯干、敬业奉献的组长,形成有效的管理,打造强劲的村级办事服务力量。
二是成立村民小组长考核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当前,许多组长推诿工作,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可以要根据各地的工作实际和要求来制定村民小组长考核制度和考核办法,每年进行考核。对于优秀的组长进行奖励,失职的进行诫勉谈话或者扣绩效处理,严重的进行更换。激励小组长做事,做实事。
三是定期开展对村民小组长的业务培训。当前工作很多都是任务重,时间紧,如果小组长业务不熟,就会曲解政策,甚至茫然无措,不知道怎样把惠民政策带入百姓家中,定期开展小组长业务培训,提高他们服务群众的意识和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四是提高待遇,缴纳社保等政策。村民小组长也是群众的一员,许多村民小组长也是困难家庭的一员,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外出务工,收入低。重视村民小组长的待遇,缴纳社保,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关怀,能够提高村民小组长的办事激情,能够让他们放心的更好的为群众办事。
五是培养村民小组长,把其中年纪较轻、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分子,作为村级后备干部来进行培养,当村两委有人退休或者不合格,能够及时的充实两委,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轮换村两委,继续为村民服务,能够避免出现村两委“断层”的现象。(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民政府 韦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