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青年干部应以“天问”精神 敢于提自我“三问”

2021-05-17 15:40:39 | 来源: 中廉在线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它的成功着陆,少不了一位九零后青年女干部的指挥调度,从容、淡定是我们对这位名叫鲍硕的女调度的最初映像,指挥过程中稳定的语速,准确的指令,都无疑不体现出我们当代青年勇挑重担,敢当先锋的时代使命精神。

作为北京飞控中心40年来第一位女性总调度,鲍硕给我们广大青年干部的激励,不仅仅停留在身体素质以及自身反应能力的提高上,更多的是让我们从“天问一号”的探索中深刻感悟到了求真务实的“天问”精神,明确了要以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勇立潮头的奋斗目标,学会了在一次次的“自问自答”中回应新时代的召唤,以此实现自我革命与自我升华。

“一问”如何实现“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尤其是年轻的党员干部,在自身工作作风中依然存在“要我做事,我再做”“不要我做,则不做”的思想,拈轻怕重,不敢担责。或许这是人之本能,因为世人都害怕犯错,而作为一个有积极信仰的中国共产党员,则不应该徘徊于害怕犯错的漩涡,而是在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狠抓落实”的务实精神,争作表率,坚持讲党性,主动带头抓落实,坚定的信仰是党员干部勇往直前的明灯。古人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论对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新时代青年党员要清醒地认识自身肩负的职责,不断提高抓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坚持树立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不讲条件的观念,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抓工作落实上。以想干事作为激励自己的手段,以能干事作为锻炼自己的途径,以干成事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逐步实现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二问”如何实现“怕苦怕累”向“苦中作乐”转变?“苦”和“累”是人体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者生理状态的某种感知。而这里所说的“苦累”,则是对我们年轻党员对自己职责使命的认知和追寻过程所产生的肉体层面的“累”和思想层面的“苦”。从哲学层面说,苦与乐是一种对立统一,没有苦就无所谓乐,没有乐也就无所谓苦。而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党员,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求我们树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发扬艰苦奋斗和“老黄牛”精神,在筚路蓝缕中“苦中作乐”并享受“苦乐”成果。古人又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作为接班人的我们更应该敢于吃苦,乐于吃苦,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不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逐步实现从“怕苦”到享受“苦乐”的转变。

“三问”如何实现“干完就走”向“常抓不懈”转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干事创业需要时刻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执着,阶段性工作的完成更是需要后续相关扶持与保障机制的跟进,“干完就走”“见好就收”的工作态度要不得。我们总说党员干部是一颗“螺丝钉”,钉钉子也不是锤一次就能固定住的,发扬“钉钉子”精神需要我们“一锤接着一锤敲”,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很容易半途而废。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时刻树立在我们的心中。而民之难事不在一时,民之烦心事不在一刻,为民解难,为民排忧,思民之忧,解民之难,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党员干部都必须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常抓不懈,长此以往,认真踏实的开展工作,在做好一件事的同时,做到有序跟进的维护和保障,有效杜绝“干完就走”“见好就收”的面子工程,切实巩固工作成效,确保后续工作有序开展。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广大青年干部要始终心怀“天问”精神,发扬“天问”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担当其历史赋予的新使命,不断实现自我革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赵芳 贵州省黎平县永从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